《秋天的怀念》读后感4篇
作者很多时候都提到了人道主义,并在文章中都有或明或暗的暗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秋天的怀念》读后感4篇,欢迎借鉴参考。
【资料图】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一):喜欢这个封面
第一次读史铁生先生的专著,加深了之前对其的预想:深刻、细腻,饱经痛苦却又举重若轻。用数字来表述,他的一生坎坷却看似简单:1951年出生,16岁中学毕业,18岁下乡插队,21岁双腿瘫痪,21-28岁在街道办工厂上班,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28岁起相继有作品问世,49岁因尿毒症去死。和每个人一样,数字串起人生,却无法言说背后的故事和光阴。年少时的欢愉恣肆;青年折翼的痛苦、彷徨,甚至绝望;中年时渐渐接受自己,将隐痛深掩,找到文字这个放风口;最终与病魔不依不挠地斗争,至死方休。如果不是坚信“死亡也不能剥夺过程的精彩”,如果不是卓别林那句“着什么急呢?早晚会死的”,如果不是慈母、手足不懈的坚持与照料,不是朋友们长久的鼓励与陪伴……想要结束生命,并非难事。说到底,死并不难,难的是活,而且活得精彩。正是因为他坚持下来,不仅给处境相似的人留下身残志坚的榜样,他的文字,更是抚慰了很多身体无患、精神有恙的“正常人”。他将带给他痛苦与折磨的病患,细细咀嚼、反复思量,融入笔下,成为颗颗含泪的珍珠,其圆润博美、哀而不伤的文字,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他也有愤怒,也在思量如何让残疾人过上正常日子(《“忘了”与“别忘了”》、《对话四则》);他也绝望过,将健康的期望寄于来生(《我的梦想》、《好运设计》),却又终觉不现实,认为没有苦难,也就无法真正体验幸福;对于生死,他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康复本义断想》、《“安乐死”断想》);长久与病魔的斗争,未能泯灭他的乐观精神,以至半调侃地分享自己的小诀窍(《“透析”经验谈》)。从徐晓《半生为人》中的描述来看,在朋友们眼中,他是个博学而有趣的伙伴。也许天生的聪慧与后天因残疾而加剧的敏感让他能轻而易举地伪装出快乐的模样,但其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残缺主人公(《命若琴弦》中的老少盲人、《没有太阳的角落》中三个腿残的青年、《“傻人”的希望》中后脑勺长得欠佳的席二龙、《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中的侏儒妻子)以及他们身边或亲或疏的人(《夏天的玫瑰》中劝年轻夫妇放弃抢救残疾的婴儿,又在其真正夭折后难过地安慰二人的卖风车老人;《来到人间》中痛苦该如何向渐渐懂事的幼女揭开她侏儒、貌丑事实的年轻父母),却又显然暗含了他因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漠视、讽刺以及不理解而生的幽怨与无可奈何。有时候,他对残障主人公恓惶心境大段大段的描写(《原罪宿命》)让人不忍卒读,却又因自己粉饰太平的心理而羞愧。回避痛苦是人之常情,正是由于这样的心理,让我们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视而不见,对没有设置轮椅坡道的住宅小区习以为常,对投向残障人士的猎奇眼光心安理得。最残酷的是强迫别人祈求,尤其当所要求的为其正当权益之时,弃身残之士不顾,是否也是在放弃我们自己的灵魂呢?
史铁生先生找到了文字这个伙伴与终身的事业,给他勇气,伴他度过绝望,作为他发声呼吁的工具、平台。不知他2010年英年早逝之时,是否觉得残障人士的处境有了一定改观,若其仍在世,今天的社会又是否未辜负他的殷切期望?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二):关照
看完《秋天的怀念》,马上想到了史铁生先生之前写的《务虚笔记》——一部充满字母符号的、我没有看懂的长篇小说。还好这部书我还是懂了点点的。
再一次想感慨一下,一个作家的作品很难摆脱自身的生活阅历,不过也是,没有经历过又怎么能写出有特色、有意义的作品呢。
在看这本书后边的短篇小说时,心情是很不舒坦的。在我印象中,史铁生先生一直是与当代五六十年代的作家很不相同的,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的身体状况有关系吧。不过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的心情还是很忧郁的,那种感觉和阅读张爱玲、铁凝的作品有点像,生命生活就像被设定了程序,只有日复一日机械化的体验和走过,完全没有变迁的可能与意料之外的结果。心里总归看着是难受的。
这本书中写的最犀利的,我认为是散文中的《“忘了”与“别忘了”》以及随笔中的全部,直击每个人心底最容易忽视但又仿佛事关重要的地方。作为社会中特殊群体中的一分子,同时又作为一名道义担当的作家,良知、悲悯的情怀、清醒的人性体察——他绝对无法让自己真正平静。
作者很多时候都提到了人道主义,并在文章中都有或明或暗的暗示。我又想起了之前韩寒普及人道主义的“义举”。我并了解人道主义,心中只是隐隐约约感觉到人应该学会关照,关照好自己,也关照好别人。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三):成长的代价
《秋天的怀念》为我们呈现了一段史铁生成长中的历程。
作者开篇将时间放在出来的春天,用上了五处对比——即年轻的作者与瘫痪的身体;美丽的事物与痛苦的内心;热爱花朵与无心侍弄;央求的发问与无情的拒绝;痛苦的内心与忍住的哭声。突出展现了作者因身体原因而爆发的愤怒情绪和默默关怀作者的母亲。作者又通过“悄悄地躲”和“偷偷地听”两处细节,表现了母亲既给作者发泄的空间,理解孩子,又不放心孩子,惦记挂念的矛盾心理。然而这一切都是默默付出的,作者此刻将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了自己的病痛和无情的命运之上。
之后作者插入一段过渡句,表明母亲的病症是从妹妹那里得来的,而自身一直疏远着母亲,作者已经有了悔意。
接下来作者详细的记述了母亲生前与自己相处的最后时光。母亲依旧询问着作者是否去看花,作者轻描淡写的敷衍,却换来母亲的喜出望外。母亲也由此陷入到了对往昔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之中,她在时光中抽离,却发现自己似乎触犯了某些禁忌。母亲悄悄的躲了出去。
接下来的三个段落写史铁生,作为家中唯一的青年男子,无能为力的看着母亲去世的场景。此刻的作者,内心波澜起伏,终于开始理解了母亲:“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艰难的一生。”
作者将时间荡开一段,一笔便是:又是秋天。经过一年的洗礼,母亲未完成的话始终影响着作者。他终于和妹妹一起来北海看花,眼前的花朵,回忆中的母亲,似乎达到了有机的完美融合。母爱总是那么纯真、高尚、热烈而深沉的。此刻,作者也真正的理解了母亲的用意。
文章篇幅很短,却饱含深情。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年的时间,三个捆绑在一起的人物,母亲的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一颗生命的陨落,一次成长的代价,一位给子女留下力量的母亲,一种永恒不变的守候。母亲离去了,作者似乎真正的成长了。这份力量和守候正是史铁生历经风雨磨难始终乐观面对的原因吧。这也是文章最后作者理解母亲的原话:“我俩一块儿,要好好活……”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四):冬天的怀念
关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一些体会,感动一篇足矣。
前言:
2010年的最后一天,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叹惋不已。前些日子在张海迪的博客上还看到张去看望史铁生的消息。没想到史先生没有迎来2011年的曙光,便去了。
这是留在记忆里的一篇文章,从我的中学时代到现在。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秋天的怀念》是在初三时语文中考模卷上。那是一份纸质微黄的卷子,作为阅读的材料,《秋天的怀念》没有署名。我很想知道是谁写了这篇文章,很想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那时候网络还不普及,我没有办法问百度。我也没有专门去问老师。它就像一个谜,暂时存放在记忆的角落。
第二次读到《秋天的怀念》是在中考结束后同学借我的《作家报》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史铁生”这个名字。“史铁生”,“史铁生”,是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叫“史铁生”!那份巧合让我兴奋不已,就像中大奖了一样。我在想,如果是老师告诉我这个作者,我还会如此欣喜吗?不会,肯定不会的。
之后,高中里读了《我与地坛》,大学里也看过史铁生的文集,唯有《秋天的怀念》刻在脑子里。百看不厌,看一次感动一次,看一次,感慨一次。这篇文章让我知道重要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背后的情感;重要的不是作者写出的话,而是文字背后那些没有说出的话。
最开始的时候,我看到了因为双腿瘫痪而痛苦的“我”。每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个隐忍的母亲,小心翼翼的母亲,深怕儿子想不开而惴惴不安的母亲,束手无策的母亲,看着儿子的悲痛她的痛苦会加倍吧。
这个母亲总是建议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是不是绽放的花朵有如生命的热烈呢?是不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就如这菊花般灿烂呢?当自我封闭的儿子终于答应外出看花时,这个母亲竟然高兴得坐立不安,话就多了起来。原来她不只是会悄悄地躲出去,她喜欢跟儿子说话,只是她的儿子陷入了瘫痪带来的自我痛苦中,几乎拒绝和她交流。“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母亲敏感的神经只围绕着儿子,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就好像空气一般,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都在,只要儿子需要。面对情绪崩溃的“我”,“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一想到这是绝症的母亲为了鼓励儿子说出的善意谎言,我就很想流泪。母亲明明知道的,明明知道的,她不能跟儿子好好儿活了。这是多么悲伤的事情。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我明明在这句话里读到了无限的后悔。“我却一直都不知道”,“那步田地”是多么严重。当“我”陷入自我痛苦的时候,“我”完全忽略了母亲,她的病痛不会比“我”少一分。身体上的病痛、儿子的病痛、精神上的痛,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母亲是如何承受着这一切,真的不知道这个母亲是如何在儿子面前隐瞒这一切。在被肝癌折磨的睡不着的夜里,在她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的夜里,她在想些什么呢?她在担心儿子吗?她在担心女儿吗?她不需要安慰吗?她是不是因为太担心孩子而忽略自己也是一个需要照顾的病人?她不想再增加儿子的痛苦,不想让儿子绝望,于是选择不说。是这样吗?这样伟大而沉重的母爱,让史铁生一辈子都承受着这份亏欠。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这段话只有一句,反复读上三遍,无限的悲凉和心痛才会浮出水面。“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我”“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这些足够说明“我”的不明真相了。事情是如此突然,母亲对自己的病情只字不提,要有怎样的克制力才能隐瞒到如此地步呢?命运的无常与残酷,母亲艰难的呼吸如她一生艰难的生活。母亲临昏迷前的那句话,怎么不让人鼻酸?她放心不下的瘫痪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啊。
“我”答应母亲去看菊花,却因为母亲的去世并未行成。这个遗憾落下了,就是一辈子了。来年的秋天,当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菊花时,“我”会想起“我”的母亲。这便是《秋天的怀念》。
有人将波澜不惊写得荡气回肠,有人将荡气回肠写得波澜不惊,史铁生是后者。那个瘫痪的痛苦的自己,那个忍着病痛隐忍的焦灼的母亲,在史铁生的笔下,在史铁生的心里。朴实无华的文字,平淡无奇的叙述,我看到了世间母亲的伟大和一个儿子的忏悔。是否,我也在亏欠着我的母亲而浑然不觉呢?
后来收集史铁生的资料,我才知道他一直被病痛折磨,活得不易。除了瘫痪,他还患有尿毒症。每次透析,都会让他元气大伤。他忍着病痛坚持写作。
痛苦是创作的源泉,史铁生是用生命在写作,用他的生命体验,写下他对母亲的忏悔和感恩,写下对人生、死亡的思考。比起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作品,史铁生的文章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生命体验的人,没有经历过疾病痛苦的人,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永远无法写出这样真挚的作品。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谨以此文,表达对先生的怀念,感谢《秋天的怀念》带给我的感动。
2010-12-31
后记:
2011年10月11日,我在北京地坛公园。地坛里晨练的人很多。练太极的,舞剑的,跳舞的,还有几个大伯在干燥的水泥道上悠闲地拿着特质的大毛笔粘水,练书法。地坛里孩子也很多。有的躺在推车里,有的在广场中心活奔乱跳。他们的长辈正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走累了,我在柏树林里坐下,看着饱经风霜的古柏,我在想,它是不是史铁生笔下的那棵古柏呢?一个中年男子推着轮椅经过我的视线,轮椅里坐着一位老人。故去的史铁生先生,他也是坐在轮椅上,在这个园子里走过了十多年。我想起他在地坛静静地思考,想起担心他满园子寻找他的那个母亲。地坛里有很多树。高大的白杨、茂盛苍劲的柏树,叶子开始泛黄的银杏……已经是深秋了,地坛之行,是我对他们秋天的怀念。
附: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关键词: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